《模拟电子技术A实验》教学大纲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
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本科适用)
参考学时:8 学分:Ï课程编号:0103101
一、目的与任务
本实验课附属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二、项目、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项目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四差动放大器
实验五 RC正弦波振荡器
2.基本要求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4)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5)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调整和测试方法。研究电路参数对RC振荡器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3.安排方式
实验安排一般以1―2人为一组。
三、综合成绩的评定方法
每次实验后根据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挡划分。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型
一、目的与任务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本实验安排1―2人为一组。
三、实验设备
1、所用设备: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频率计。
2、消耗性器材:连接导线,电阻器(10kΩ,电容0.01µF)。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型
一、目的与任务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调试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3、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5、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6、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本实验安排1―2人为一组。
三、实验设备
1、所用设备:直流电源(+12V),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直流电压表。
2、消耗性器材:连接导线,电阻器,电容,晶体三极管3DG6×1(β=50~100)或9011×1。
实验三:差动放大器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型
一、目的与任务
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典型差动放大器性能测试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2、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性能测试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本实验安排1―2人为一组。
三、实验设备
1、所用设备:直流电源(±12V),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电压表。
2、消耗性器材:连接导线,电阻器,电容,晶体三极管3DG6×3(或9011×3),要求T1、T2管特性参数一致。
实验四: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设计型
一、目的与任务
1、熟悉RC正弦波震荡器的工作原理。
2、设计一个RC正弦波震荡器电路,考虑构成该电路的组成单元。
3、掌握RC正弦波震荡器的实验调试方法。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实验步骤:
1、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并由指导教师检查电路设计是否合理。
2、向指导教师提出所需要的设备和元器件,进行连线。
3、测试RC正弦波振荡器的震荡波形。
本实验安排1―2人为一组。
三、实验设备
1、所用设备:直流电源(+12V),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运算放大器(μA741),稳压管(2CW231),二极管(4148)
2、消耗性器材:连接导线,电阻器,电容。